当前位置:首页

(教资)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

来源:山香教育时间:2018-11-13
分享到:

1.在当代,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,一种人力资本,这是因为教育具有(  )

A.政治功能   

B.经济功能   

C.文化功能   

D.人口功能

2.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,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(  )

A.甄别与鉴定   

B.选拔与淘汰    

C.促进学生分流  

D.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

3.小李认为服从,听话就是好孩子,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,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,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(    )

A.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  

B.相对功利取向阶段

C.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  

D.遵守法则取向阶段

4.小强高考落榜了,他经过认真总结,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,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,决定继续努力,明年再考,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(    )

A.情绪宣泄

B.精神升华

C.行为补偿

D.认知改变

5.张老师课前宣布:“今天讲课的非常重要,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”,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,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,课堂秩序井然,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

A.自我促成的纪律

B.任务促成的纪律

C.规则促成的纪律

D.集体促成的纪律

6.罗森塔尔效应说明,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(    )

A.教师的人格特点

B.教师的教学水平

C.教师对学生的期望

D.教师的威信

7.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是(    )。

A.夸美纽斯《大教学论》

B.卢梭《爱弥儿》

C.赫尔巴特《普通教育学》

D.凯洛夫《教育学》

8.戒国古代的《学记》中说“学不躐等”,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?(    )

A.巩固性原则

B.因材施教原则

C.循序渐进原则

D.启发性原则

9.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(    )。

A.中心环节

B.起始环节

C.终止环节

D.一般环节

10.《学记》中提出的“杂施而不孙,则坏乱而不修”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(    )。

A.因材施教原则

B.循序渐进原则

C.巩固性原则

D.启发性原则

参考答案及解析

1. B【解析】教育能够促进劳动力扩大再生产,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,这是教育的经济功能。

2. D【解析】ABC选项均是应试教育评价的功能,只有D选项体现了新课改的发展新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的理念。

3.A【解析】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的孩子认为所谓对的,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,避免惩罚,不造成实际伤害。

4.C【解析】行为补偿是自己某一方面有所缺失,通过超乎常人的努力进行补偿回来,反而会比正常人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
5.B【解析】略。

6.C【解析】略。

7.C【解析】德国赫尔巴特的《普通教育学》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。

8.C【解析】“学不躐等”意思是学习要由浅人深、由易到难、由近及远、由简到繁,不能跳跃。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。

9A【解析】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四个基本环节:备课、上课、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、课外辅导,其中。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。

10B【解析】“杂施而不孙,则坏乱而不修”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,学生不按顺序学习,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。这告诫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。

    (责任编辑:山香教育)

    互动交流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山香教育

    掌上学习更快捷
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山香教育

    掌上学习更快捷

    新浪微博-山香教育

    QQ群-教师资格证

    QQ群-教师招聘考试

    请问有什么问题可以帮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