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(教资)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
1. 一些中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封闭安静的环境,不喜欢有他人在场,更不喜欢他人干预自己的作业进展情况,他们所具有的认知方式为( )。
A.场依存
B.场独立
C.辐合型认知
D.发散型认知
2.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( )。
A.以综合课程为主
B.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
C.以分科课程为主
D.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
3.王亮在填报高考志愿时,有两所学校可以选择。其中,一所是名牌大学,但专业不理想;另一所一般大学,但专业理想。王亮犹豫不决,这种动机冲突是( )。
A.双趋式冲突
B.双避式冲突
C.趋避式冲突
D.双重趋避式冲突
4.( )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,加以系统客观分析研究,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。
A.个案法
B.历史法
C.叙事法
D.调查法
5.通过摆事实、讲道理,使学生提高认识,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( )
A.榜样法
B.说服法
C.陶冶法
D.锻炼法
6.考试中,有的学生会出现“怯场”现象,主要原因是( )。
A.动机水平过低
B.动机水平过高
C.努力程度不够
D.外界环境因素
7.学生王磊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,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复习老师讲的知识,考试复习时,王磊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,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上面内容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,作为老师,你怎样建议王磊进行复习( )。
1.复习要及时
2.复习要多样化
3.适当超额学习
4.复习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,使之条理化、系统化,形成知识网络
A.124 B.1234 C.14 D.123
8.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,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,获取新知识的导入方法是( )。
A.问题导入
B.实例导入
C.情景导入
D.复习导入
9.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”,其主要理论依据是( )。
A.结构主义学习理论
B.多元智能理论
C.行为主义理论
D.联结主义学习理论
10.学校新来了一批老师,负责组织安排教学培训活动的学校职能部门是( )。
A.年级组
B.校长办公室
C.教研室
D.总务处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 【答案】B。解析:场独立型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,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,在加工信息时,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,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。故选B。
2. 【答案】A。解析: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,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,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。
3.【答案】D。解析:略。
4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历史发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,加以 系统客观分析研究,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。
5.【答案】B。解析:略。
6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学生的动机太强,会产生焦虑和紧张,中等程度的动机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。
7.【答案】A。解析:略。
8.【答案】D。解析:复习导入是指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,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,获取新知识。故选D。
9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:1语言智力;2逻辑-数学智力;3视觉-空间智力;4音乐智力;5身体-动觉智力;6人际智力;7自知智力。每种 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,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。因此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,并不能只看某一方面。而是要全面评价。
10.【答案】C。解析:教研室是由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的学校基层教学实践机构,主要负责本 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教研室的职责包括: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,组织教学交流,开展教学研究,安排教学培训,等等。
(责任编辑:山香教育)